招商基金:72位基金经理42位来自外部,近13年出现两波引进高峰

    财富新闻 智能库 2023-10-20 56671 次浏览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出品|公司研究室基金组

    文|雪梅

    目前,以公募管理规模而言,银行系基金中招商基金居于首位。截至2023年10月19日,招商基金在管规模8321.74亿。其中非货币债券基金2127.27亿,占比25.56%。总体而言,还是货币债券基金占比偏高,这也是银行系基金的共同特点。

    近年,为了提振权益类产品投资,银行系基金几乎不约而同地有针对性的补短板,其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大力招徕其他机构权益投资特别是股票基金经理。

    近日,部分媒体报道了招商基金这方面的动作。

    根据公开信息,公司研究室仔细梳理了招商基金现有72位基金经理的从业经历,结果发现其中42位来自外部,占比58.33%;自身培养起来的只有30位,占比41.67%。这里的外部,是指从其他金融机构特别是基金公司跳槽而来(不包括券商中下层人员)。

    统计显示,截至10月8日,这42位“外来和尚”所管产品范围,遍及各类产品,累计在管规模为4413.22亿(未考虑交叉管理出现的规模重叠),在招商基金资产规模中占比53.03%。由此可见,他们已成为招商基金投资团队里的重要力量。

    外部基金经理引进随行情起伏,2010-2023年间出现两个高峰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早在2010年,招商基金就开始引进外部基金经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引进人数与频次愈发密集,且越发向权益类产品管理人倾斜。

    基金经理流动性高,这不是什么秘密。不过,令公司研究室意外的是,招商基金现有72位基金经理中,在管资产规模108.68亿的王景,早在2010年8月就从华夏基金跳槽过来,而且管理的是混合基金。

    这一点,招商基金可谓因人制宜。王景的老东家华夏基金,当时就是以股票投资而闻名市场的。

    从招商基金外来经理人的加入时间看,2010-2023年间,明显出现两个高峰,第一个是2014-2015,两年间引进15人,其中,2015年引进11人;第二个是2021-2022年间,两年间引进14人,其中2021年引进8人。

    对应到沪深股市指数走势,2014-2015,正是杠杆牛冲锋及见顶回落时期,市场成交活跃,基金发行兴旺;2021-2022,则是最近一轮行情高位震荡后大幅下跌,其中,2021年也是公募基金发行兴旺时期。

    由此可见,基金人才流动基本上也是随着市场行情起伏。

    统计显示,2009年行情反弹见顶后,2010-2013这4年熊市,招商基金每年只引进了1人;2015行情见顶后,2016-2019,也是人才流动低谷期,2016、2018 引进人数甚至为0。当然,也有可能是当时引进的基金经理,后来又离开了,目前已不在册。

    42人中23人在管混合基金,在管规模前10中8人在管货币或债基

    公司研究室注意到,2020-2023年间,招商基金引进最多的还是混合基金经理。

    统计显示,目前,招商基金42位外部引进基金经理中,有23人在管混合基金,11人在管货币债券基金,5人在管股票基金,3人在管FOF基金。特别是2022年至今,引进的9人,除了一位管理FOF外,其余人全部管理混合基金。

    从在管规模来看,这42位基金经理累计在管规模为4413.22亿,其中,债券货币基金3399.79亿,占比77.04%;混合基金819.83亿,内部占比18.58%;股票基金181.95亿,占比4.12%;FOF基金11.65亿,占比0.26%。(上述统计,均未考虑交叉管理导致的资产规模重合因素,仅为做对比分析说明)

    当然,如果单纯从管理规模而言,在管货币债券基金的基金经理,当仁不让排在前列。

    统计显示,招商基金42位外来基金经理中,在管规模前10的基金经理中,8人在管货币或债基,只有2人在管混合基金。

    团队跳槽不止一例,42人中来自其他基金24人保险公司11人

    从外来基金经理上家单位看,招商基金的招聘可谓海纳百川,因为这42人的来源真的是五花八门。

    当然,从其他基金公司招徕的人数还是占绝对优势有24人,来自20家不同的基金公司,绝大多数都属于零散的个人跳槽。

    其中,2021年11月跳槽的曹晋文,来自民生加银基金,目前在管货币债券基金405亿;同年12月跳槽的张宜杰,来自博时基金,目前在管货币债券基金412亿;2023年1月跳槽的吴德�,来自信泰人寿,目前在管混合基金149.96亿。

    此外,私募基金、创投基金各1名。

    其中,来自红杉资本的朱红裕,2021年5月加入招商基金,目前在管混合基金119.78亿;来自鸿蓉私募,2020年6月加入招商基金的翟相栋,在管混合基金42亿。

    上述这些基金经理,都是近年被招商基金挖过来的,属于被重用的人才。

    值得关注的是,招商基金来自保险公司的外来基金经理高达11人。

    其中,2015年5月加入招商基金的王娟娟、郭敏,都来自中荷人寿,王娟娟还是这家公司的投资高管,她们目前在管债基分别为491.21亿、147.48亿。来自中国人保(601319)的雷敏、于立勇,先后于2021年12月、2022年3月加入招商基金,其中,于立勇时任中国人保资产配置部门高管,目前分别在管FOF基金8.6亿、0.49亿。

    近3年仅指数基金跑输同行1.1%,操盘者几乎全是招商基金自培基金经理

    据公司研究室观察,招商基金的外来经理,从时间上大致上分成两部分,2019年前22位;2019年后20位。

    事实上,前面22位特别是2015年前后加入招商基金的外来经理,已经融入公司投研体系,除个别人外,目前在管规模都相对可观,不管是在货币债券投资,还是权益投资上,都已成为招商基金投资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这里不再一一细表。

    从投资绩效上看,一般而言,机构应该以5年为周期考核,但考虑到招商基金不少人入职时间相对较晚,这里以公司近3年投资业绩与同行对比。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招商基金货币基金近3年平均收益6.27%,同类平均6.17%,跑赢同行0.1%。

    招商基金债基近3年平均收益10.92%,同类平均9.09%,跑赢同行1.83%。

    招商基金混合型基金近3年平均亏损6.16%,同类平均亏损9.04%,跑赢同行2.88%。

    招商基金股票型基金近3年平均亏损10.11%,同类平均亏损12.17%,跑赢同行2.06%。

    上述几类基金,42位外来基金经理深度介入,而近3年它们全都跑赢同行,特别是混合基金与股票型基金,这两年大盘行情低迷,作为银行系基金依旧能跑赢公募同行,难能可贵。其中,当然少不了外来基金经理的贡献,他们以投资业绩验证了自己的能力底色。

    比较意外的是,招商基金指数型基金近3年平均亏损8.52%,同类平均亏损7.51%,跑输同行1.01%。而这一块,恰恰是招商基金自培基金经理的领地。

    数据显示,招商基金权益类投资规模前10的基金经理中,前7名管理的全都是指数基金或ETF,后3名是FOF与混合基金,这3人在管规模累计71.59亿。

    排名一的侯昊,在管指数基金高达685.72亿,前7人在管基金规模高达1182.49亿(未考交叉重叠部分),因此,可以说,他们几乎管理了公司全部指数基金。

    精彩回顾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公司研究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