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近日社保基金会召开的2023年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提及,当前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A股进入了长期配置价值的窗口期,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
1、基金公司热议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
今日,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指出,根据《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以下简称《办法》),将《办法》中经营效益类指标的“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指标”调整为“3年周期指标+当年度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3年周期指标为“3年周期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当年度指标为“当年净资产收益率(权重为50%)”。
对于将长周期指标纳入保险公司考核,中欧基金认为,一是有助于提升保险资金投资二级市场的稳定性。将长周期指标纳入考核、改变目前保险资金“净资产收益率”仅考察年度指标的模式,与股票市场运行对客观规律匹配度更高。鉴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波动较高,涨跌周期通常超过1年,故将3年周期指标纳入考核,可以减少当期股票市场波动对保险资金业绩考核的影响,避免出现保险资金因考核压力而底部减仓的情况,提升险资对于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短期波动的容忍度,增强险资投资二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性。
二是有利于提升保险资金投资二级市场的积极性。保险资金天然具有长期性,具备较高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较低的流动性要求。将长周期指标纳入考核可以降低市场中短期波动对于保险资金投资决策的影响,有助于保险机构逢低布局,在市场估值水平较低的时候更加积极开展投资权益资产,提高权益资产投资比例。
三是有益于资本市场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把长周期指标纳入考核,将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发挥中长期资金配置作用。一方面使得保险资金具备了更多投向权益资产的条件,有助于增加中长期资金在市场中的占比,改善投资者结构,降低市场非理性波动和优化市场标的定价;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保险资金更多从长期经济增长视角出发去配置权益资产,充分发挥保险资金久期长、稳定性高的特点,实现对实体经济更有力的支撑和推动。
华夏基金也认为,建立健全保险资金等权益投资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利于保险资金加大权益类投资力度,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长期资金。
“以上市保险公司为例,目前头部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200%-250%之间,对应的权益资产上限为30%,但实际的权益配置比例仅为10-15%,从实际情况来看保险可投权益资产比例和实际比例之间差距较大。”
“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保险公司对于权益收益的要求和年度考核的节奏的制约。当下险资机构普遍实施的‘短周期’考核机制,多以1年为周期考核,由于股票等权益投资会提升总投资收益率的波动性,险资往往不愿意提升权益投资的占比。”
华夏基金还表示,“长周期考核机制降低了险资机构对权益投资收益短期波动性的顾虑,驱动险资从资产的周期收益特征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比例,叠加中小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压力缓解,有望带来保险行业大量资金入市。”
“此外,在当前长期利率中枢下移,再投资风险增加的形势下,长周期考核将促使险资加大权益资产配置比例,进而提升长期投资收益。2022年以来保险资金存量高收益固收资产陆续到期,伴随着长期利率中枢下移的趋势,保险资金较大的久期缺口所造成的再投资风险加大。配置权益资产能获得更高的长期收益,有利于缓解保险资金缺少长期资产匹配其长期负债的痛点,从而优化行业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减少利差损风险。”
2、养老基金委托合同规模超1.64万亿元
近日,人社部举行2023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提及了一些关于养老保险和社保基金的相关数据,记者注意到,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6亿人、2.4亿人、3.0亿人。1-9月,三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5.8万亿元,总支出5.2万亿元,9月底累计结余8.0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此外,发布会上还提及社保基金管理和委托投资工作扎实推进。组织开展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常态化开展年金基金管理机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推动养老基金委托投资,截至9月,委托合同规模超过1.64万亿元。
3、社保基金会召开投资管理人座谈会
10月26日至27日,社保基金会召开2023年境内投资管理人座谈会,会上提及,当前我国权益资产的估值已经处在历史底部区域,A 股进入了长期配置价值的窗口期,要强化逆周期投资思维,主动应对风险挑战,积极把握资本市场长期投资机会,努力争取获得超额收益。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