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子勋
11月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会议强调要结合地方实际分类施策、分区治理,精细化建设,通过一项项具体行动推动美丽中国目标一步步变为现实。
与美丽中国建设息息相关的一项政策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为全国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显著,经济社会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分类分区探索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开忠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
碳达峰试点抓住了“牛鼻子”
“开展碳达峰试点工作是加快绿色低碳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中国落实‘双碳’目标的一次积极探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资源环境和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少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方案》的亮点之一是正确认识和把握碳减排的客观规律,强调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差异化低碳转型。亮点之二是政策减排目标导向明确,政策精准发力。城市和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节能减排的主战场,其减排效果将直接决定着中国“双碳”目标能否按期实现。深化城市和园区的绿色低碳改革创新,以绿色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创新引领城市和园区全面绿色转型,不仅有利于全国实现“双碳”目标,同时对推动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方案》具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加大中央对地方推进碳达峰的支持力度;二是尊重发展规律,因地制宜推进碳达峰;三是统筹安全与减碳,实现高质量碳达峰。
值得关注的是,《方案》在首批试点地区选择上突出重点,统筹考虑各地区碳排放总量及增长趋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东中西区域分布等因素,首批选择在15个省区的35个城市或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其中既包括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等经济和能耗大省,也包括山西、陕西、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传统能源和新能源富集地区,还包括在工业和制造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河北、辽宁、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等省份。
“试点区域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实操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区域生态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董锁成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探索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等不同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将对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研究员、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迎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要想把试点工作做好,必须因地制宜,选择各地有特色、有基础、有意愿的城市和园区参与,通过“局部试点—总结经验—全国推广”的思路,实现碳达峰目标。
“以城市和园区为对象开展碳达峰试点工作,探索不同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的城市和园区碳达峰路径,这是抓住了‘牛鼻子’。”韦福雷表示。
在杨开忠看来,把基于省区市的全国宏观布局与各个省区市在试点分配指标内自主确定具体试点城市和试点园区结合起来,把国家《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和地方自主编制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有利于实现宏观科学布局和地方实际情况有效结合。
破解绿色低碳发展瓶颈
在确定试点任务方面,《方案》明确提出,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深入分析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关键制约,谋划部署能源、产业、节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试点建设任务。
陈少强指出,如何协调好“双碳”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需要破解的关键性问题。我国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着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统筹协调好节能减排与产业调整、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双碳”目标与区域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
“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注定是一场渐进式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为此,试点城市和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要深化产业结构、能源体系、区域减排、科技创新、制度保障等多方面的改革路径探索。”陈少强建议,在产业结构方面,着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转型,深化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融合,做好对接“双碳”目标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线图;在能源方面,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统筹强化节能和提高能效;在科技创新方面,优化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化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科技支撑,积极培养“双碳”人才。
陈迎表示,在具体的落实过程中,要做好碳达峰试点城市和园区与其他试点之间的有效衔接。
在韦福雷看来,破解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瓶颈,应该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一是加快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构建更加灵活的电力体系,提高绿色电力的利用率,从源头减少碳排放。二是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支持通过使用节能设备、数字化技术与节能服务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碳排放。三是因地制宜,统筹能源、产业资源、市场资源和应用场景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跨界融合的模式创新,探索低碳发展的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