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2月份交付环比普降 以价换量“价格战”持续升温

    股票市场 智能库 2024-03-10 165230 次浏览

      近日,多家造车新势力发布2月份交付数据。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普遍不及1月份。除AITO问界和理想两家车企外,其余造车新势力销量均未超万辆。

      而随着比亚迪、特斯拉两家新能源头部车企在3月1日拉开新一轮降价潮的帷幕,龙年车市“价格战”持续升温,或将进一步加速市场洗牌。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份至今已有9家车企官宣降价或开启限时优惠,最高降价4.7万元。

      “从产业角度来看,新能源车市场正在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竞争。”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明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自身的优胜劣汰,另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的博弈已到决战阶段,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竞争也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AITO问界排名第一

      从交付数据上看,AITO问界、理想和埃安依旧稳定在第一阵营。2月份,AITO问界交付新车2.11万辆,同比增长503.20%,其中新M7交付量达18479辆,占比87.4%。AITO问界在已公布交付量的新势力中再次超过理想汽车,排名第一。

    造车新势力2月份交付环比普降 以价换量“价格战”持续升温

      值得关注的是,AITO问界的第三款车型M9已于2月26日正式启动全国规模交付。官方披露的数据显示,M9上市62天累计大定突破5万辆。新品增加成为AITO问界下一个销量增长点。

      理想汽车2月份共计交付新车20251辆,同比增长21.8%,以微弱差距败给AITO问界。3月1日,理想汽车召开2024春季发布会,旗下首款纯电车型MEGA和2024款理想L系列车型正式上市。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随着新车型的发布和交付,我们的目标是3月份恢复到月交付5万辆的水平。”这意味着造车新势力交付量头把交椅之争还将持续。

      作为榜单季军,广汽埃安2月份销量1.67万辆,同比下降44.57%。与第一阵营中的AITO问界、理想两家企业相比,广汽埃安的交付情况已显露疲态。

      除了AITO问界、理想和广汽埃安外,其余几家造车新势力和传统车企的“创二代”均未保持住此前接连破万辆或创新高的趋势,2月份交付量全部在1万辆之下。

      具体来看,其他几家已发布2月份交付量的车企,按交付量排序,依次为蔚来汽车、极氪汽车、零跑汽车、哪吒汽车、小鹏汽车和岚图汽车,交付量分别为8132辆、7510辆、6566辆、6085辆、4545辆和3182辆,环比均出现下滑,同比变化分别为-33.11%、38%、105.32%、

      -39.59%、-24.38%和187%。

      从全行业来看,2月份新能源汽车市场较为低迷,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均出现明显的环比下滑。乘联会此前预测,2月份或是全年车市销量最低点,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约为115万辆,环比下滑43.5%,呈常规季节性走势;国内新能源车零售销量预计为38万辆,环比下滑43%,渗透率约33%,市场渗透率较去年年底有明显下滑。

      头部车企掀起“价格战”

      值得关注的是,3月份一开始,比亚迪和特斯拉两家新能源车企巨头便掀起了新一轮的“价格战”。

      继2月份比亚迪连续在多个细分市场推出“荣耀版”车型后,3月1日,比亚迪再次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推出比亚迪宋Pro DM-i荣耀版,起售价10.98万元。这也意味着搭载DM-i技术的A级SUV车型正式进入10万元区间。

      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表示,得益于比亚迪的规模化效应及全产业链优势,比亚迪插电混动的价格可以做到比同级燃油车还要低。同时,李云飞还称,此举将彻底拉开与燃油车的大决战,他甚至直言“接下来,谁还会买燃油车呢?”

      当天,特斯拉紧随其后,针对Model 3和Model Y车型宣布了三项优惠,包括8000元限时现车保险补贴、2000元指定车漆现车限时优惠价和限时现车金融低息。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此后包括吉利、上汽大众、飞凡汽车、奇瑞等在内的车企先后宣布降价,推出限时购车优惠政策。例如,吉利推出2024春季购车节,3月份期间现金优惠至高4.7万元;上汽大众途昂家族开启限时优惠,同时2.0T车型可享2000元现金抵用券或3年保养套餐;飞凡汽车宣布旗下飞凡F7车型推出限时购车政策,至高优惠3万元,进阶版、进阶Pro版、长续Pro版、性能Pro版降价2.5万元至3万元。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麦肯锡中国区汽车咨询业务负责人管鸣宇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技术迭代带来的成本降低,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普及进入快车道。“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以极快的速度进化,车企只有赶上技术的变化,抓住消费者趋势,才能占据更多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