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影像中探寻家国印记

    游玩天下 智能库 2024-03-15 75873 次浏览

      《如果国宝会说话》《新中国》《行囊里的中国》海报

      ■不同时期的纪录片作品折射出不同时代和社会的特征风貌,亦成为人们回顾历史变迁的重要索引

      ■纪录片是国家话语和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职能。因此,以真实影像寻根家国印记亦需合作互鉴,需要他者视角的多元融入

      ■唐 俊

      纪录片具有非虚构性质和影像档案功能,因而被誉为国家相册。不同时期的纪录片折射出不同时代和社会的特征风貌,亦成为人们回顾历史变迁的重要索引。

      在2024年,中国纪录片会呈现出怎样的影像框架、观众又能从中观察和解读到什么?此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纪录片片单发布,50部纪录片集结亮相。这些作品,勾勒了2024年中国纪录片的基本样貌,而观众也可在这些记录时代的影像中探寻那种叩击心灵的家国印记。

      一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相关题材的纪录片作品必不可少。其中一类是气势恢宏的全景式综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新中国》作为一部专为共和国75周年华诞而创作的大型纪录片,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该片全方位描绘伟大祖国的前行历程,并将见证者、开拓者、耕耘者的经历情感融入其中。观众可以看到,正是那万象更新的光荣梦想、改革开放的热血激荡、破浪前行的同舟共济、新征程上的踔厉奋发,共同汇聚成一个波澜壮阔的新中国。

      在2024年“大片看总台”纪录片片单发布活动现场,笔者看到84岁高龄的艺术家陈铎用诗意的语言对《新中国》进行了重点推荐。陈铎是20世纪80年代脍炙人口的纪录片《话说长江》《话说运河》的主持人,他说:“让我们期待纪录片《新中国》,期待在那里看到你我的身影。”“一起为纪录片的理想、为理想的纪录片而努力。”这显示了《新中国》打造佳作、比肩经典的雄心。此外,总台与各地合作的《我们新疆好地方》《行走天下——青海》《香港之味》等作品,也将从地域特色的视角,如拼图般构建国家发展的美好图景。

      另一类则是见微知著的个体性、群体性表述,反映普通民众为实现中国梦、为幸福生活而奋斗的故事,满溢人间烟火。中国式价值观中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主张“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倡导“修齐治平”的人文理想,认同个体、家庭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中国的媒体纪录片中有不少旨在以小见大的人物类、故事类题材,通过微观个案折射时代主题。2024年,这类作品也不少见,如《行囊里的中国》通过行囊这个独特的切入点,讲述一个个普通人与随身携带的行囊的故事,解读“流动中国”的鲜活生命力;《Z世代青年说》聚焦青年群体,描摹当代青年个性鲜明、励志进取、在不同圈层中创造无限可能的蓬勃样貌。

      二

      文化是家国之魂脉。

      新时代赋予了纪录片新的文化使命。以精品佳作推动文化繁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赋能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是中国纪录片创作者的职责和担当。近年来推出的《何以中国》《寻古中国》《中国》等溯源中华早期文明的纪录大片,历史底蕴厚重,知识含量丰富,美学风格各异,给观众带来新奇的审美感受和饱满的认知价值。2024年,文化类题材纪录片将继续展现旺盛活力,如大型纪录片《我们中国人》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脉络中再度寻找值得流传的故事,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精神,诠释当下时代价值;《黄河之歌》将从文物考古、历史地理、水利建设等多维度挖掘黄河文化,回答“黄河为什么会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这条大河所塑造的中华文明在当下取得了怎样的成就”这一问题。此外,《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世界遗产漫步》第二季、《典故里的科学》第二季、《遇见最美宋词》等文化类纪录片也将推出。

      2024年,各头部商业视频网站继续在中华传统文化题材方面发力,且注重形式创新。如优酷的《中国史》、爱奇艺的《中国传说》、腾讯视频的《寻色中国》等。

      其中,《中国史》是首部由超写实人物动画呈现的剧情式历史纪录片,颇具新意。该片精选了100多位影响历史走向和文明传承的关键人物,应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制作技术还原历史名人和场景的原貌。在笔者与主创人员交流中,对方表示虽然采用的是动画制作技术,但团队将严格遵循史实和服化道细节,并在整体视觉意象上参考国画美学进行创新,使这部作品既具有纪录片的非虚构特质,又成为能体现中国式审美风格和文化价值的数字影像资产。的确,技术的竞速使纪录片创作者更需谨慎维系好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平衡。新春伊始,Sora的问世震惊全球,这将对包括纪录片在内的影视制作带来深远影响。纪录片创作者未来一方面可以通过AIGC技术更高效、逼真地还原或模拟客观场景,这对历史文化类题材无疑更具赋能价值,另一方面或将面临技术拟像侵蚀真实性的全新考验。

      也有一些文化题材纪录片坚持经典的纪实主义创作手法,值得关注。其中由清华大学清影工作室制作的《我在敦煌修文物》可视为现象级作品《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姊妹篇。该片借鉴影像人类学的创作模式,通过参与式观察、跟踪摄录,讲述发生在莫高窟的文物修复故事。B站出品的《文物守护人》通过文物大省山西的八组文物守护人与不可移动文物的案例,反映人们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的经历,展现其面对生活困境时重新找回初心的力量。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制作的《江海遗珍长江口二号》记录了清代沉船从发现到打捞、迁移的过程,引领观众感知上海的城市文化记忆,领略海洋文明、水下考古的历史人文之美。上述作品均向观众传播文物考古的价值,传递文物保护的意义,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

      三

      在成熟的影视内容产业中,头部IP具有显著的整体拉动效应,纪录片也不例外。2024年,一系列国产纪录片IP将有新季上线。《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时隔六年后归来,将是本年度中国纪录片中值得关注的作品。近十多年来在中国纪录片市场,美食纪录片一直是最具号召力的题材类型。相关作品如过江之鲫,2024年各平台的IP续作中美食题材占据半壁江山。这均源于《舌尖上的中国》开启的现象级创新。其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题材的普适、画面的唯美和叙事的精巧,更在于通过美食对中国人与自然、与乡土的关系进行了诗意化、情感化表达,其间蕴含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东方智慧,寄托了现代人挥之不去的乡愁情结和田园向往。

      《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延续了共7集、每集50分钟的体例,从充满人情味、生活态的小切口深入主题,构建中国人饮与食的集体文化记忆,重温舌尖上的中国式温情。笔者了解到,和前三季有所不同的是,第四季将视线聚焦在当下中国人与食物关联最为密切的七个时空场景,展现对食物的新认识、新观念、新审美。对于曾引起热烈反响的影像作品IP而言,一季比一季难度大,因为观众往往期望值高而包容度低,纪录片作品也不例外。这是第四季较为低调的原因。内容创新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观众应当以平常心迎接《舌尖上的中国》第四季到来,或将感受到新意与惊喜。

      由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摄制的《我们的国家公园》第三季也令人期待。前两季播出后广受好评,获得多个国内外奖项。第三季共9集,将展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以及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独特资源与迷人魅力。据该片编导透露,除了标志性国宝级动物外,摄制组还拍摄到了扭角羚、金丝猴、坡鹿、孔雀雉、山鹧鸪等诸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珍稀野生动物,有的极少在影像中出现,观众可大饱眼福。出品方希望,《我们的国家公园》系列纪录片能进一步展现美丽中国建设的成就,并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对外传播IP。纪录片具有显著的公共教育功能,品相精致、富有视听感染力的自然生态纪录片更是进行国土教育、科普教育的理想载体,且能使观众在审美愉悦中被唤起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四

      纪录片是国家话语和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对外文化交流、文明对话的职能。因此,以真实影像寻根家国印记亦需合作互鉴,需要他者视角的多元融入。

      2024年最大的国际合拍亮点,将是中法纪录片界的合作。法国是具有深厚底蕴的纪录片生产大国,也是“真实电影”流派的发源地,克里斯·马克、阿涅斯·瓦尔达、雅克·贝汉等法国大师在不同时代与中国建立了不解之缘。与法国纪录片界的合作,有利于增进中国国家形象的对外传播力,也有助于提升中国纪录片创作生产的专业化水平。

      在两国迎来建交60周年的大背景下,2024年一系列中国题材的中法纪录片合作项目将陆续推出,包括《中国奇妙之旅》《文明的荣光》《三星堆古老的城市》等。其中,反映中国乡村振兴成就的《中国奇妙之旅》已于春节期间播出,还将通过法国TV5 Monde电视台面向全球播出。在这批中法合作项目中,笔者最为关注的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法国ZED影视制作公司合拍的《文明的荣光》。该片将在岁月长河中寻觅那些见证早期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和经典瞬间,再现古老中国与欧洲文明的相遇,通过印刻在一件件文物珍藏背后的历史记忆,跨越时空讲述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的真诚故事。此外,中美合拍的《解密兵马俑:50年史诗旅程》《生命奇观》,中日合拍的《回家啦!熊猫公主香香》,中奥合拍的《帕米尔:亚洲之心》等,均是跨文化传播的优质题材。通过国际合拍实现文化转译、促进传受相通,已成为在国际舞台讲述中国故事的有效途径。

      从2024年的纪录片片单来观察,主流价值、文化担当和家国情怀仍是创作的主脉和方向。各大媒体和制作机构融合运用纪实美学、演绎美学和技术美学的视听语言,注重挖掘各类题材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家国印记,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进程的影像史诗,展现广大民众为美好生活而勤勉奋斗的精神风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力求在合作互鉴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作者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研究员、广播电视学系主任)

    [ 责编: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