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注册制五周年:市场新生力量聚焦科技创新 退市机制常态化运行

    财富新闻 智能库 2023-11-06 77289 次浏览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简称上交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标志着注册制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

      基于注册制的试点成功,2023年2月,中国资本市场全面启动了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2023年4月10日,首批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A股市场进入全面注册制时代,宣告我国资本市场迎来了股票发行制度改革历程的“里程碑事件”。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原主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专家委员会指导专家黄运成在“2023高质量上市公司城市行系列”苏州站活动上表示,注册制改革是一场触及监管底层逻辑的变革、刀刃向内的变革、牵动资本市场全局的变革,影响深远。

      注册制是发达市场普遍施行的更为市场化的制度。我国采取了试点先行、先增量后存量、逐步推开的改革路径,从科创板到创业板再到北交所,全面注册制改革稳步推进。数据宝统计发现,过去五年来,注册制下的上市公司规模迅速扩大,且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导向方面起到了显著的引领作用。

      注册制公司市值占比突破10%

      注册制改革牵动投资者的心,从启动至今已满五年。在这期间,政府和监管层持续出台措施,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为A股市场健康长久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首批25家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标志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这一重大改革任务正式落地。本文将聚焦2019年以来,注册制改革后上市公司的变化,透过市场数据,纵览注册制改革成果。

      从数量上看,通过注册制上市的公司数量不断扩大。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19年注册制IPO公司有70家,占当年IPO公司总数的比例为34.83%。从2020年开始,注册制IPO公司数量大幅上升,占A股IPO公司总数比例也明显提升。2021年、2022年注册制IPO公司均超300家。截至11月3日,2023年注册制IPO的公司有257家,占全年IPO总数的92.11%。

      截至目前,A股市场注册制公司数量已有1259家,占市场总数的比例达到23.75%,两者均创历年新高。与此同时,注册制公司市值规模不断壮大,目前这些公司合计A股市值已达9.55万亿元,占总市值比例达到11.96%。

      注册制公司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最近几年,“专精特新”可谓是热词,频繁出现在各种政策文件中,社会关注度较高。“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也是保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关键所在。数据宝统计,A股所有公司中,目前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占比达到27.37%;在注册制公司中,专精特新的比例则达到46.94%,是A股整体水平的1.71倍。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注册制的包容性主要针对成长性高且具备较强研发创新能力的优质企业,这既是产业升级的导向,也是提升中国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抓手。

      过去五年来,注册制公司产业集聚效应愈发凸显。以最早试点注册制的科创板为例,目前公司数量排名靠前的行业分别为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这四大行业公司数量合计占比达到69.4%,这一比例接近A股整体的2倍。截至目前,科创板半导体领域上市公司达95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64%,形成了头部引领、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也纷纷调整优化战略,腾挪更多资源投向这一领域。数据宝统计,A股所有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为33.37%;注册制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则达到96.11%,是A股整体水平的2.88倍。

      具体来看,按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注册制公司中,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产业的上市公司数量最为庞大,合计占比超过六成,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公司数量最多,占比30.42%。

      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上市公司保持创新活力、科技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数据宝统计,2019年至2022年,注册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例均超过6%,是同期A股整体水平的3倍以上。今年上半年,注册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收比为4.54%,是同期A股整体水平的3.42倍。

      在研发人员的配备上,注册制公司也更舍得投入。2019年,注册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4.09%,是同期A股整体水平的2.79倍。2020年至2022年,注册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均超15%,是同期A股整体水平的1.6倍以上。

      注册制下退市机制常态化运行

      全面注册制下,退市新规威力正在不断显现,A股新陈代谢进一步提速,退市多元化、常态化步入新阶段。数据宝统计,自2019年开始,A股退市股票数量明显增多,当年退市股达到10只,是上一年的2倍。2020年至2022年,A股退市股数量持续攀升,2022年退市股票数量有46只,创下历年新高。

      2023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45只股票退市,接近去年全年数量。在全面注册制和退市新规的共同作用下,A股退市格局出现了四大变化:

      1.科创板迎来首批退市企业,法治化退市原则进一步巩固。*ST泽达、*ST紫晶因涉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成为科创板首批退市公司。

      2.交易类与财务类首次打平,多元化退市渠道进一步畅通。交易类退市数量从2022年的仅有1家增长至2023年的20家,与财务类退市相同,重大违法类退市数量也从2022年的1家提升至2023年的4家,这意味着A股多元化退市渠道正逐渐畅通。

      3.大型房企首次出现“退市潮”,市场化退市机制进一步完善。2023年已有9家房地产企业退市,其中不乏阳光城等全国知名房企,这意味着“应退尽退”的市场化退市机制正持续发挥作用。

      4.退市股炒作热情明显冷却,常态化退市理念进一步贯彻。退市常态化和壳价值持续贬值的双重作用使得投资者对退市股的炒作热情明显冷却。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ST股票平均跌幅达到12.26%,远远跑输同期上证指数

      退市机制常态化有助于市场形成正确的投资观。中金公司研报显示,A股市场强化退市制度有助于保证股票市场合理供给,并助力提高A股优质公司的回报率。常态化退市机制的运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减少投资者“炒小”、“炒差”行为,促使投资者关注基本面优质、行业发展前景较好的公司,助力实现培养投资者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

      注册制公司三大市场特征明显

      当前注册制公司整体结构如何?统计发现,截至11月3日,这些公司与A股整体相比,呈现高价股更密集、低市值扎堆、市盈率更高的特征。

      以股价分布来看,数据宝统计,注册制公司股价介于10~50元的数量占比最高,达到68.71%,这一区间比例高于A股整体水平16.26个百分点。股价在5元以下的注册制公司数量占比最低,仅为3.73%,低出A股整体水平10.98个百分点。高价股数量方面,注册制公司股价介于50~100元、100元以上的数量占比分别有13.9%、4.61%,分别高出同期A股水平8.64个、2.93个百分点。

      从市值区间来看,注册制公司A股市值不足50亿元的占比达到61.08%,高出同期A股整体12.94个百分点。注册制公司中市值不足20亿元的占比达到16.12%,约为A股整体的2倍。注册制公司中,A股市值超千亿元的仅6只,占比0.48%,低于同期A股1.43个百分点。

      从市盈率来看,注册制公司中,滚动市盈率介于20~50倍的公司数量最多,占比达到37.49%。市盈率在20倍以下的公司数量占比达到12.71%,比同期A股低出7.65个百分点。市盈率介于50~100倍、100倍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分别有21.29%、12.63%,分别高出A股水平8.01个、2.08个百分点。市盈率为空值(因过去四个季度净利润合计亏损,市盈率无法计算)的公司数量占比达到15.89%。

      相关报道

      活跃资本市场 注册制必须锚定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把好出入关口 推动注册制走深走实

      外资机构看注册制改革:推动中国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迈向纵深